10月1日至8日,由宁波广电集团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全案策划执行的慈城古县城“国庆欢乐游”项目——「去慈城赶集」精彩呈现。项目组用沉浸式的体验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策划打造了一场盛大的国庆狂欢,让游客们“留下来、玩进去、还想来”。
不同于以往节庆活动“看热闹”的模式,项目组在策划构思之初,就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沉浸、强互动、深融合”的开放式剧本游场景,以“古今碰撞”为核心创意,让传统与现代在同一时空深度对话。当千架无人机星空秀、唯美的“嫦娥追月”与非遗打铁花在同一片夜空下交相辉映,当状元娶亲的巡游队伍、各色街头艺人穿行于真实的游客人潮中,每一位游客都成为这出“戏剧”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真正实现“人在画中游”。
自9月27日设备进场起,在长达十余天的项目落地执行周期中,项目团队每日从早上忙碌到次日凌晨,在民权路、慈湖边等户外场地,顶着连续多日35℃以上的高温酷暑,全力保障活动安全、平稳推进。从千架无人机的搬运、充电、精准升空,到打铁花铁炉铁勺等特种工具的紧急补充;从环湖多点光效的列阵操控,到水上救援船巡逻及下水点周密部署,再到临时节目调用排演,项目团队逐一核对责任到人,点位联通。同时,克服水面和空中环境多变等诸多困难挑战,通过严谨的前期编排、模拟演练、多次彩排,将每一个节目巧妙串联,预判可能出现的任何一处瑕疵与不足,并做好应急预案随时应对。连续8天16场慈湖月夜大秀以家国情与千年慈城作为故事脉络,挑选50多首大气磅礴、婉约灵动的应景曲目进行剪辑扣节奏,掐分卡秒,从演出前的1小时开始的不同时间节点将声光微妙调整进行情绪铺垫,以广播节目无缝衔接的思路与要求运用在实地表演的场景中,让湖边万余名观众在声光电交融的视觉和听感冲击中实现与音乐节奏合拍共鸣。每晚两轮约60分钟的沉浸式大秀零失误,最终圆满完成各项执行任务。
整场活动在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成功实现互联网端广泛传播,并获得市民、游客及合作方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为慈城带来了强大的流量。10月3日,央视财经频道《天下财经》栏目播出《浙江宁波:新项目新场景拉动消费》,聚焦慈城旅游活动。国庆期间,慈城古县城客流88.64万人次,同比增长210.58%。
宁波文旅、宁波之声、宁波新闻等各级媒体发布文章及视频约150篇,阅读量近70万,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量宣传,总发布约600条,抖音tag点击量1034.3万,小红书tag点击量52.4万。各级媒体及各自媒体平台总曝光近2000万,实现了文旅活动互联网出圈。
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 朱宣瑾 沈好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