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时代脉动,聆听奋斗足音。8月4日,浙江省新闻界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杭州举行。来自浙报集团、浙江广电集团,各市记协、省记协相关工委选拔推荐的18位选手同场竞技,其中有从业24年的“老将”,也有不少95后。经过激烈比拼,来自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张萍、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戴维、嘉兴新闻传媒中心的刘娇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徐洁、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乔英明5位选手获得金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汪雨凡、宁波广播电视集团沙瑛雪等6位选手获得银奖,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张迎东等7位选手获得优胜奖。

今年,围绕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抓住“3个20年”重要节点,我省各地各新闻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认真组织优秀记者讲亲历故事、谈采访过程、说内心感受。台上,选手们采用多种形式,生动讲述了他们的亲身体悟和实践经历,分享了新闻背后的故事。台下,来自省、市新闻单位100多名新闻工作者认真聆听。

比赛现场,声情并茂的演讲,以小见大的视角,有力展示了我省新闻工作者不断践行“四力”、积极以新闻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担当。他们当中,有人热情向世界传播浙江好故事,有人以思想为载体联结今昔,还有人用新技术赋能追逐着媒体变革浪潮……金奖得主刘娇一是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英汉双语主播,她手持一把绘有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折扇走上舞台。这把折扇,见证了她用英语向31国32位驻华使节传递红船精神的经历,也被带到过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现场,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文化魅力。浙江日报评论员张萍坦言,新闻评论者要努力抵达“思想的现场”。她以撰写的“第一视点”栏目稿《习近平的四副春联》为例,展示了如何“重回”现场找到“四副春联”对当下观照价值的破局启示。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之声记者乔英明,这位95后讲述了自己从播音生向“AI大神”转变的成长之路,他说:“媒体人的安全感来自不断突破边界的勇气。”

尽管形式不尽相同,贯穿报道始终的是一个关键词——“群众”。浙江工人日报社记者任杰为劳动者发声,荣获省新闻奖社会活动奖的温州日报记者董吉妮分享了“水晶宝宝”公益救助项目15年的善行历程,宁波广电集团记者沙瑛雪动情讲述了米娜瓦尔·艾力与其学生的故事,阐释如何让民族团结这个宏大主题淬炼出可感可知的细节。

来自省委宣传部、省记协、省级主要媒体、浙江传媒学院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专家担任评委。
来源:省记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