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密码音效)
AI提示:密码错误,请再次输入。
同事二:你咋老记不住密码,你看我的密码123456,多好记。
同事一:这样简单,会不会不太安全。
同事三:你们弱爆了,看我设的又好记又安全。
同事一:1tdhblk
同事二:这哪里好记了?
同事三:不懂了吧!这就是“一条大河波浪宽”拼音首字母连起来,是不是又好记又安全?
同事一同事二:厉害
同事三:密码口令要多样化,生日连号这种不安全。
同事一:嗯嗯,对了,听说电话号码、工作中用到的专业术语、职业特征等个人信息也不能作为密码哦。
同事二:学到了,我这就改我的密码,让我的网络账户更安全。
合:密码如牙刷,常换莫分享!
由宁波广电集团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创作的公益广告《密码如牙刷,常换莫分享》,先后荣获2024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一类扶持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4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三类扶持项目。这份荣誉既是对作品创意与传播效果的肯定,更是对文化传播中心坚守媒体责任、深耕公益传播的激励。
文化传播中心始终注重传播正能量、服务公共利益。这一公益广告通过生活化的表达,能将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大众易懂的内容,在政策与民生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正是这种“润物无声”的特质,使其成为中心履行媒体责任的重要方式。
创作秘诀:从“密码焦虑”切入网络安全大主题
在数字化时代,密码安全是全民关注的焦点。创作团队抓住“记不住密码”这一普遍困扰,将专业的安全知识融入生活场景。
通过办公室同事的日常对话,展现“同一密码多用”“密码分享”等常见隐患,让听众自然联想到自身行为。“密码如牙刷”的比喻,形象说明“专人专用”“定期更换”两大原则,使专业概念变得鲜活易懂。
传播关键:让公益广告“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作品利用广播伴随性优势,营造真实的办公室环境,通过角色对话引发听众共鸣。“密码如牙刷”的比喻形象贴切,过耳不忘,将抽象的密码管理原则与具象的生活必需品牙刷建立强关联。作品结尾“密码如牙刷,常换莫分享”十字口诀,朗朗上口便于传播。
文化传播中心长期深耕公益广告创作的优良传统与持续创新的专业追求,成立“声音工作室”,专注音频作品创新,年均创作50余部公益广告,形成了系统化、常态化的公益内容产出机制,策划创作的《争做好市民系列》《保持环境卫生》《空瓶行动》《垃圾分类》《文明乘坐公共交通》等公益广告,先后获得省、市级奖项。
《密码如牙刷,常换莫分享》的成功印证了“小切口、大共鸣”的创作规律。文化传播中心将继续坚守公益初心,探索更具创意的表达方式,用声音的力量传播安全知识,践行媒体担当。
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 王泽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