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全案策划执行2024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培育项目

 12月23日下午,由宁波广电集团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全案策划执行的2024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培育项目展演在鄞州区咸祥镇海南村文化礼堂举行。参与培育的乡镇文化礼堂团队、演员以及文化特派员、青年歌手一起,通过舞蹈、器乐、戏曲等形式呈现了一场“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文化盛宴,展现了人民美好生活新图景。这标志着为期九个多月的2024农村文化礼堂十镇百村文化团队培育项目顺利落下帷幕。

微信图片_20241224102821.jpg

 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项目组以“村潮‘甬’动生华彩  文化共生向未来”作为本次展演的主题,设“共舞幸福路”“共炫新生活”“共生向未来”三大篇章,为观众展现了充满地域特色、呈现乡村生活变迁的文化故事,传递了宁波乡村文化时尚潮流、共融共生的发展方向。

展演节目动图.gif

 在节目编排上,展演设置舞蹈、小品、戏曲联唱、走秀、舞龙等十余个不同类型节目,全面立体呈现培育的优秀成果,充分反映宁波市农村文化礼堂近年来乡村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其中,象山县石浦镇带来了创意舞《祈盼》,是宁波广电文化培育团队历经半年时间,通过文化采风,将非遗与舞蹈融合编创,让石浦“渔文化”呈现出创新、独特的现代舞蹈语言,也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微信图片_20241224102918.jpg

 鄞州区咸祥镇咸六村文化礼堂团队带来的AIGC民乐音舞歌表演《快乐抲鱼人》,特别运用了广电AIGC创新技术,演绎了一场数智交汇的文艺新作,体现了新时代文化礼堂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动能。

微信图片_20241224102929.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10002.jpg

 项目组邀请了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代表,“化身”各自驻地乡村的“代言人”,为派驻乡镇的团队节目“打call”。还特别设计了乡村文化共“绘”接力环节,宁海县长街镇文化特派员和宁海县村民们实景同步绘画,完成了一幅乡村文化繁荣与共生的《鱼乐图》,传递给鄞州区咸祥镇文化特派员,寓意两地共同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微信图片_20241224103126.jpg

微信图片_20241224103003.jpg

 农村文化礼堂十镇百村文化团队培育项目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指导,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全案策划执行,已持续培育两年。自2022年底开始,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牵头集结了一支由社会各界文化力量组成的“文化培育团队矩阵”,嫁接名师名家工作室、专业剧团、艺术类高校师生、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等资源,全大市范围内共集结54位教师,走进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奉化、余姚、慈溪、宁海、象山、前湾、高新等33镇74村农村文化礼堂,开展了346堂培育课,培养提升了53支文化礼堂队伍,挖掘培育671位文艺骨干参与展演,培育项目共覆盖近1200人。

培育过程动图.gif

 培育过程中,项目组不断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带领培育教师队伍走遍宁波各区(县)、市,共计下乡百余次,根据每个村不同的文化特色,为当地文艺骨干提供了许多专业培训辅导,对扎根基层的群众文化团队实行“点对点”指导,建立了文化的传播渠道,更与当地村民产生了心与心的连接。

 项目组通过采用“线上结对+线下培育”的创新模式,结合“全程记录+汇报演出”的实践方法,不断提升培养效果,有效弥补了文化礼堂在活动举办、团队建设、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微信图片_20241224144718.jpg

 两年的活动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央广网、浙江日报、宁波电视台、甬派、宁聚、宁波之声、甬礼堂微信公众号等十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并登上学习强国平台。从启动仪式、培育过程记录到最终展演,共计发布新闻稿件80余篇,制作视频40余个,总计阅读量达70万,启动仪式以及最终展演的直播观看量突破80万。

微信图片_20241224105233.png

 作为活动的承办方,广播传媒文化传播中心引入专业团队、创新服务形式,盘活各类资源,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成功完成各项任务,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更多基层文化团队,擦亮“我们的村艺”文化品牌,将一座座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宁波乡村的文化地标,实现传统文化、民俗艺术与时代节奏同频共振,为为宁波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市域样板汇聚乡村奋进力量。

广播文化传播中心 朱宣瑾供稿

浙ICP备12005551号-4 宁波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