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波广电集团广播文化传播中心全案策划执行的“迎亚运·千年运河 百里翠屏”2023年甬峻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于8月26日圆满落幕。在过去一周时间里,来自青海天峻县的15位青少年,与甬城学子相约在东海之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暑假,再续“甬峻之情”。
此次两地学子开启的交流之旅,从7000年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余姚河姆渡出发,走进越窑青瓷博物馆,探访天一阁、宁波博物馆;游览千年慈城古镇,登临保国寺,走进身边的大运河寻访海丝印记,以沉浸式的文化互动增进友谊,促进两地青少年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和深度交融。
活动还以家门口的亚运会为契机,走进象山亚运场馆,体验大海边的非遗技艺,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对即将召开的杭州亚运会的美好祝福。
活动期间,来自天峻的青少年还首次登上“全民美育”青少年声乐展演盛典演出,在全国的舞台上展示了藏族特色的舞蹈,与宁波学子共创共演,以美为媒,让甬峻青少年们收获了不一样的成长。
广播文化传播中心在活动策划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能力,渠道宣发能力,协调执行能力,群策群力、多方联动,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报道连续精彩,成果出新出彩。
多方资源整合,活动立体丰富
此次活动,广播文化传播中心联合宁波市文化馆、宁波未来作家报社等多方资源,在宁波市文化发展基金会、宁波市对口支援合作局的共同指导和天峻县人民政府、浙江援青天峻工作组、天峻县教育科技局多方支持下,前期协调组织了来自天峻县多所小学、中学学校的孩子们,并一一落实交通、食宿,落实带队老师,前后方密切联动,时时叮嘱,确保此行安全。
为让孩子们和老师深入了解宁波的地域文化,团队与多方沟通,数次打磨优化研学路线,充分考虑到每个行程的特色,增加互动性的体验课程,通过研学参观、手工体验、知识讲座等形式,让天峻县的孩子沉浸式感受宁波海洋文化、藏书文化、阳明文化、运河文化等文化精粹,将“民族一家亲”的种子种在他们心中。活动还邀请本地的文化专家随行,在行走的课堂中推动文化交往、交流和交融,让文化成为助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报道连续精彩,宣传有声有色
连续一周的活动,项目组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报道团队,以连续的图文报道、短视频做到活动“天天见”。团队既要负责每天的行程陪同对接,又要完整既定的报道任务,经常加班加点地干,实现了策划量、原创量、传播量的“大体量”,图文并茂、鲜活生动的报道,受到多家本地媒体关注。宁波日报、甬派、宁聚、宁波文旅等多家纷纷跟进活动。活动还发挥甬峻两地媒体共建的责任,宁波之声视频号与天峻县融媒体中心视频号共同发力,实现多层次、多平台、多形式的传播,短短7天时间,活动通过多渠道发送了相关报道20余篇。
创造首个“第一”,成果出新出彩
此次甬峻两地的文化交流也创造了许多第一。来自天峻的青少年第一次看到大海,第一次在宁波圆梦全国舞台,第一次感受到甬峻两地友谊的深厚,从初次相见的腼腆到离别时的不舍,互帮互学的种子,已经在两地青少年的心中悄然萌芽,也将滨海的风情永远印刻在脑海中。
继宁波非遗走进天峻之后,这个夏天,甬峻情谊再次被点燃。以“文”为媒,以“亲”为旨,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的活动,为教育援青、文化“三交”持续赋能,也把宁波和天峻两地的友谊缔结得更深。
作为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延续,接下来,广播文化传播中心还将加强甬峻线上线下的多重互动,组建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前往天峻,对当地民族学校的鼓号乐队、声乐、合唱指挥等艺术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同时也将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搭建一些云课堂平台,增强两地之间的艺术交流。
(广播文化传播中心 申小轩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