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创作有感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道要闻部  廖建斌

记,识也。——《广雅》这里“记”的意思就是把事物写下来。

 作为社会的个体受自身经历、教育背景的不同,记录的实物呈现出来的状态又不尽相同。所以,新闻界老前辈邵飘萍先生,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品性”,第二位才是“知识与经验”。

 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我对邵先生所说的“品性”的理解是,作为记者要扎根脚下这片大地,同呼吸、共命运;“知识与经验”则是告诫我们要“知行合一”、俯下身子,低点、低点、再低点,听听土壤在说什么、树根增长了多长、水分多了还是少了?

 王阳明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世界一直都在,不同的是每个人的体会和认知,不同的是所学所感所见所闻的融汇贯通。

背景之美:三大维度的立体呈现

 我一直都表达一个观点——任何的方法论都是建立在价值观之上的,“知行合一”就是我的方法论,而反映人民心声、书写时代进步则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实体经济对应的是互联网经济,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相对立的,但是在现在智能经济的范畴下,两者又有机融合。我认为智能时代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连接,是合作、分享的经济,连接比拥有更重要。

 长期在经济第一线,我对于共享互联互通的经济新常态,有着深刻的认识。从2008年开始,我就开始和贝发有接触,那时候的企业致力于“事件”营销,借助奥运会,谋划迅速做大做强;但是事与愿违,企业发展受挫一度进入调整期。自此之后的近十年,贝发奋发图强、立足本业、修炼内功,在自主创新上谋发展,在中国制造上求进步。

 正是基于对企业十年发展脉络的了解,我在《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这篇电视消息中,提炼了三条主线:以“G20峰会”切入、中段铺陈“总理之问”,最后以“中国制造2025”收尾。

 这样三个维度的有机连接,一方面不仅是贝发这个企业的“宏图”,也是2016年度中国发展的“伟业”,也代表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图腾的坚定方向。

案例之美:中国制造的完美进击

 习近平同志指出,民营经济是浙江活力所在,是浙江的品牌,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

 身处浙江、扎根宁波,让我深刻的体会这句话的内涵和意义。

 宁波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显现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国企民企相得益彰发展的特点。虽然“船小好调头”,但面对市场大环境,民营经济仍然处于市场竞争的浪尖。这其中,产品附加值低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

 笔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工具、是友人,但是,很多同仁并不知道这其中的“中国之痛”。

 作为贝发集团的掌门人,邱智铭明白“做一支好笔的难度不亚于一架大飞机”,他有过迷茫、有过徘徊,但最终还是默默的坚持了5年,一次一次的实验、一次一次的攻关、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才在G20峰会这个国际大舞台上推出了中国好笔。

 在绝大多数新闻作品关注G20峰会本身的情况下,我们力求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剖析峰会这个事件。最后,稿件呈现了峰会后段,“贝发”的中国好笔占领高端市场。我们的立意是为中国制造鼓劲的同时,也去展现G20峰会这个政治事件对中国经济的深远影响。

  数字之美:看似平淡的有意为之

 数字是很重要的事实材料,尤其经济新闻更离不开数字。目前,尤其是引入了大量的图文包装之后,很多经济报道却堆砌大量数字,消弱了传播的清晰度。我从一开始,就去思考如何处理好枯燥乏味的数字,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之通俗易懂。

 突出对比。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从不到一元钱一支的圆珠笔到600多元一支”,“有价值的笔一支产品利润可以顶得上一台空调”而“便宜的产品一支只能挣几厘钱”等等,该篇稿件中多次采用这样的数字对比,以此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精益求精。经济报道中常常有很多专有名词,很多计量单位,以此来表现制造工艺之难。在4分钟以内的消息里,稿件紧紧抓住“笔头”和“墨水”两个难点,用了“2个μ 也就是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来表现加工的精度,“0.001(%) 0.002(%)”来凸显试验的难度。这样表述清晰、论证有力、言简意赅,在有限的时间里,很好地服务了主题。

 节奏之美:丝丝入扣的良苦用心

 老记者常说“文章写长容易变短难”,那到底“难”在哪呢?我个人觉得是节奏,最多4分钟的时长,攥稿人要运筹帷幄、步步为营,但又要服务于主线、浅尝即止,不能喧宾夺主,这才是难能可贵之处。

 我给稿件的定位是流畅、符合受众的需求,让观众看着不累,看出信息量,看出情怀。

 首先,稿件以G20峰会的“溢出效应”起头,接以“好笔之难”,点出“贝发之功”,说出“中国自信”,最后提炼三大主题,“一滴水里看世界”节奏感十足。

 其次,稿件充分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段,构建了多个场景。全文3分59秒,一个导语、头尾两段口播,中间一段电视节目现场,4段不同对象的采访、五段正文。每段正文、每段采访都是一次转场,我们力求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多元化视听觉享受。

 最后,主题思想层层递进。在稿件中,我在1分40面左右引用央视画面,一是用最短的时长表达“总理之问”,同时,也通过穿着中山装的邱智铭,来表达中国好笔的情怀。最后,当邱智铭“我觉得中国自己 能够生产出好产品”这样的语言出来之后,“贝发小笔尖 中国大制造”这样的主题也就更加明晰了。

知行合一:作品背后的人文历练

 在宁波广播电视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我除了是编导、摄像,还有一个身份——导演。

 从2008年开始,我开始参与台里的重大活动——工业风云榜,它被誉为“宁波经济界的奥斯卡奖”,汇集了宁波最优质的、最具成长性的200家企业。

 一个晚会导演,在我看来,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画面感,晚会就相当于是一部电影。第一个画面是什么?参与的人有哪些?他们又该在哪个位置、以什么样的姿态,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切入。

 从记者到导演,这是我的第一层历练。

 这个时候,单位发现了我的一点小进步,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平台。业务条口上,单位让我联系发改、商务、经信、金融,还有县市区,串联起了经济的整条线;素材积累上,让我一年至少采访80家企业,最多的年份超过120家,这十年就达到了近千家次。

 从导演回归记者,这是我们的第二层历练。

 一开始,自己我只能被动选题,只求大、求现象、求表面,做套路化的经济报道;近年来,我主动出击,去充分挖掘细分市场、细分区域,通过时间的沉淀,侧重做调查类的报道,接地气、重规律、说联系。

 流水十年间,我明白了,唯有从容、不俆不惊,才有坦荡、赤子之怀。十年磨一剑,我完成了从一个文科生到产经记者的转变。十年九不遇,我有幸代表所有辛勤耕耘的同仁们拿到了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从记者到生活,我想这是我的第三层历练。十年能树木,百年方树人,路漫漫其修远,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