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背后的故事--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素质

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道要闻部 董寅寅

 从2015年6月开始,李克强总理在不同场合多次追问: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做出像国外一样书写流畅的好笔?“贝发”作为我国最大的制笔企业之一,直面“总理之问”,加快高端笔芯和油墨研发步伐,终于在杭州G20峰会前做出高端圆珠笔,成为杭州G20峰会元首指定礼品笔。

 借力杭州G20峰会效应,贝发顺势推出“中国好笔”系列,迅速撬动高端圆珠笔市场。当我们获知“贝发”在短时间内销售15万只“中国好笔”的消息后,我们立即组织前往采访。

 (一)做足“功课” 厚积薄发的能力

 在这次的采访中,我承担着现场采访和出镜的任务。这也要求我必须在采访前做足“功课”,了解相关的背景和最新动态。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我和同行的记者进行了前期的策划,并先后三次带着“主题”和“问题”向贝发“中国好笔”研发专家讨教、沟通。记得我们第二次造访贝发时,还是只顾着和专家聊,带去的摄像机连镜头盖都没有打开的时候,当下就有工作人员质疑:“你们电视不用拍哒?跟报纸一样,记录一下就好了吗?其实我们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聊的过程中,才真正地了解到“中国好笔”的核心技术在于笔芯和油墨研发上,也只有把这两块核心内容吃透、消化、放大才能让受众读懂这支“中国好笔”背后的故事。事实上,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后续的采访中,正是前期做足了“功课”才让采访变得事半功倍。

 (二)沟通交流和现场提问的能力

 有了前期充分的沟通,但在“真刀实枪”开机的时候我们还是遇到了麻烦。采访对象徐君道面对镜头“怯场”了,当下他的态度很坚决,你问我答可以,但就是不能面对镜头。怎么办?就此放弃,不强人所难?可作为“中国好笔”核心技术领域的负责人,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那这样,你带我们到笔芯车间转一圈吧。”这是当下我认为最有效的沟通缓解的方式。在通往车间的路上,我结合前期对笔芯技术的了解向徐技术探讨了很多问题。回到他擅长的专业领域,又处在他相对熟悉的工作环境,这让他放松了很多,后续也不再那么惧怕面对镜头。在成片中你会看到我们记录不少徐技工工作场景下行进式的采访,这也让报道更加地生动、真实。

 采访对象有惧怕镜头不健谈的,也有口落悬河滔滔不绝的。在采访“中国好笔”油墨研发实验室主任胡省洋时我就感受到了这冰火两重天的困境。“油墨添加剂比例多少、助剂含量多少、如何添加”这些胡主任口中如数家珍的核心名词数字,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并不直观也不关心。在了解受访对象的“风格”后,我适时地调整了提问的方式,并把原先设计的开放式的问题,做了切割,把提问落小落细,直面油墨的研发,对书写带来的改变,并结合胡主任的专长,在实验室里将“中国好笔”和国外高端笔的书写性和油墨耐干性做了对比,这也让新闻呈现地更准确、客观。

 (三)出镜“我在现场”的能力

 “这里是贝发中国好笔的生产车间,我手上这支就是杭州G20峰会上的元首用笔,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占据国内高端笔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今天贝发也迎来了第15万支笔的交付。”

 这是新闻开篇的现场出镜内容,口播以第15万支“中国好笔”交付的节点为契机,掀开了“中国好笔”贝发造的序幕。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工人的作业、一支支整装待发的“中国好笔”这些场景的设置、画面的选择都是“我在现场”的最好诠释。由于生怕错过什么新闻细节,其实在这个采访中我曾做过N段现场出镜,但后期出于节目时长和可看性的考虑,最终取舍掉了,或有些用动画特技取代,让新闻更有可看性。当然,对于出镜记者来说,衡量一个新闻事件、一个新闻场景适不适合出镜,让现场口播具有文字、图像等不可替代性,还是值得我在今后日常的报道中感悟和学习的。新闻尾播我们把场景放在了贝发产品陈列室,在口播内容上呼应了头播“中国好笔”贝发造,同时了也回答了总理中国好笔的提问。

 (四)加强团队协作 合作的能力

 电视是一门合作的艺术,好的新闻作品的呈现离不开团队各个工种环环相扣的紧密配合。这次的新闻报道中,廖建斌是经济类的跑线记者,对这类新闻报道一直有追踪、更进。闫全凭借多年一线的采访经验洞悉这一新闻事件的价值并组织团队进行策划采访。我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在整个过程中收获良多。无论是前期对新闻选题上的认知,还是在采访中采访能力的提升,亦或是对新闻内容编写的把控上都有很大的进步也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名新闻战线上年轻的一员,将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其中,把每一次新闻采访现场当成练兵的沙场,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