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摄像体会

 宁波广电集团多媒体新闻中心  陈旭

 2016年底我和同事采制的《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有幸获得了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消息类一等奖,对于我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和肯定,也在我的记者生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谈到《中国笔王贝发小笔尖大制造 杭州G20元首笔撬动高端市场》的采制到之后的获奖,看属偶然,实则是必然。

 电视新闻是合作的产业,需要团队中每个人的付出。这则新闻对我非常有借鉴意义,在团队中我担任摄像一职,也总结出三点自己的看法。

 (一)心里要有数

 作为摄像要从记者的角度对新闻源本身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拍摄做好前期准备。当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期间一支来自宁波企业制造的圆珠笔成为元首专用笔以后,很多媒体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这支笔上。为什么一支圆珠笔为什么会成为各国领导人的G20专用笔?这支笔的特殊性在哪里?它和别的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是浙江宁波产?而恰巧G20峰会又是在浙江召开?这一连串的问题和希望找到答案的愿望就是对记者新闻的敏感性的一次重要检验。之后部门马不停蹄就开始策划报道,组建报道团队,我也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成为其中一员。很不巧的是在团队第一次对“元首笔”的制造企业进行采制时,由于有别的采访任务没能参与,之后我就查找资料为第二次采制做准备。发现在2015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会上,李克强总理尝试用产自德国的笔书写后,曾四次向中国制造发问:中国能否造出和外国一样好用的笔?中国制造的笔能不能也做到书写这么流畅?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潜海、玉兔登月,为什么造不出一支好用的圆珠笔?这一问,不仅戳中了中国制笔业的软肋,由此,也引发了2015年11月在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上,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话后的一场“赌约”。对话中,邱智铭直言提出了中国制笔业的设备瓶颈,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当即立下“赌约”:董明珠愿在一年之内做出造好笔的设备;邱智铭必须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笔。邱智铭欣然应战:若有了一流的国产智能制笔装备,保证能在一年内造出中国制造的世界级好笔。2015年的总理之问、2016年的G20峰会元首用笔、中国制造2025这一系列的线索串在一起,让我有种莫名的兴奋。我隐隐感觉到,这么多好的线索串在一起,注定了它本身的特殊性,可能会成为年度热点的时候,更有可能冲刺中国新闻奖。很荣幸我碰到了,而且参与其中,也不愧于我的新闻敏感性。

 (二)腿、眼要勤

 带着对素材和第一次采制的前期了解,我正式投入到了第二次的采制当中。在现场,画面只是一个方面,你更要成为记者的腿和眼,电视是团队的产物,你要在拍摄的过程中多走、多看,与记者形成互补。记者走不到的地方你要走到,有可能错过的细节要敏锐的洞察到,有可能你的多走、多看能为新闻添彩、增色不少。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拍摄也是一样。在拍摄的过程当中我发现,每支笔的吐墨量都是需要前期测算和称重的,这一过程直接决定了一支笔在书写时的手感和字体的圆润程度。所以在拍摄当中我着重对实验人员在实验室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拍摄,通过这一点来展示一支好笔书写时的流畅程度与这些实验员夜以继日的辛勤实验的关系。对毫米计的球珠和几厘米的笔尖通过场景的转换、显微镜下的放大等多种方式进行拍摄。

 (三)手要快

 其实做到上面的两点以后,这个片子的大部分画面和现场感觉就已经成型。接下来就是需要抓现场,保证画面内容顺畅、自然、不做作。这个时候就要求在拍摄过程中要体现快,准、稳。有些场景和画面往往在第一遍的时候是最自然、最有表现力的,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抓到,而是之后去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记得当时在贝发集团的实验室里,当出镜记者走到实验员身边和实验员交流关于墨水的测试和调制时,我的摄像机一直处于开机跟拍的状态,之后现场回看表情自然,动作到位。虽然拍摄当中总会有一些摆拍,但是我还是会尽量去记录每一个现场。力求达到最佳效果。